高楼切天浮,古木森在下。
峰峰开金碧,四十二兰若。
芳林拥桃李,怪石帖松槚。
人语旷不喧,啼鸟无冬夏。
对此怀岩耕,局促何为者。

【注释】

登嘉禧寺:登上嘉禧寺。嘉禧寺在今江西九江市南郊,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寺中建有高耸入云的楼阁和参天的古木,环境幽雅。

切天浮:形容楼阁高耸入云端。

森在下:形容古木参天蔽日。

峰峰开金碧:山峰连绵起伏,宛如一幅锦绣。

四十二兰若:指寺院众多。兰若,梵语“阿兰若”的意译,意为修行之地。

芳林拥桃李:芳林四周环绕着桃树和李树。

怪石帖松柏:怪石上生长着松柏树。

人语旷不喧:人们说话声音宏亮,不喧闹。

啼鸟无冬夏:鸟儿的叫声没有四季的变化。

局促何为者:为何这样拘束呢?局促,拘谨。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嘉禧寺时所作的五言律诗。嘉禧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郊,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全诗描绘了嘉禧寺周围的自然风光以及寺内的环境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宗教文化的向往之情。

首联“高楼切天浮,古木森在下。”描绘了嘉禧寺高耸入云的楼阁和郁郁葱葱的古木,展现了寺庙的宏伟与古朴。

颔联“峰峰开金碧,四十二兰若。”进一步描绘了山峰连绵起伏,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寺院众多,宛如繁星点点。

颈联“芳林拥桃李,怪石帖松柏。”进一步描绘了芳林四周环绕着桃树和李树,怪石上生长着松柏,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人语旷不喧,啼鸟无冬夏。”表达了诗人对于喧嚣世俗生活的厌倦,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嘉禧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宗教文化的向往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