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画梅亦画竹,只是梅花名独存。
香径为君留素影,月边容汝傲黄昏。
人归旧里家何在,墓托空门道益尊。
唯有孤山林处士,知心两地荐芳荪。

【注释】

闻君画梅亦画竹,只是梅花名独存:听说你画的梅花和竹子一样好。

香径为君留素影,月边容汝傲黄昏:在芳香的小路旁为你留下了素雅的影子,月色下让你傲然地挺立着直到黄昏。

人归旧里家何在,墓托空门道益尊:人们回到故乡,你的墓地又在哪里呢?你托身于佛教的空门,道义更加崇高。

唯有孤山林处士,知心两地荐芳荪:只有那一位孤独的山林隐士,与你心意相通,千里送花来。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林逋的诗。林逋(967-1028)是北宋诗人、画家。他以隐居西湖孤山著称。《宋史》说他“好古文、工书画”,著有《逍遥游》。林逋一生不慕荣利,终生布衣蔬食。公元1028年卒,葬于苏州虎丘山云岩寺。这首诗就是为他写的。

首联说林逋画梅花也画竹,但梅花的名声却流传下来了。“闻君画梅亦画竹,只是梅花名独存。”这是对林逋人品与才华的高度赞扬。林逋画梅竹,是因为他喜爱梅花、竹的清高品质。他的诗《山园小梅》中有“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之句,表明他也喜欢梅花;而《山园》又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句子,表明他也爱竹子。可见他画梅花竹,并非偶然。林逋画艺高超,所以画中的梅花竹与真品一样,令人叹服。

颔联写林逋的墓地在杭州西湖畔的孤山上,每当夜幕降临,明月当空的时候,林逋的墓上常留下皎洁的月光,使他可以傲视黄昏。这两句既写出了林逋墓的形胜位置,也表现了他的清高品格。

颈联是说林逋死后,他隐居的地方无人问津,但他的墓地却受到人们的尊敬。“人归旧里家何在,墓托空门道益尊。”这两句既表现了他对人间的深情厚意,也表现了自己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人生态度。

尾联点出了全诗的题旨。最后两句是说,我虽然远离故土,但你依然留在我的心里。即使我不在你身边,你也托身于佛教的空门,使我对你的崇敬之心更加崇高。这里的“知心两地”是说自己与林逋虽身处异地,但心志相同,感情相通,因此才能相互理解,相互敬仰。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林逋的赞美之情,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