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设灵山五个峰,岚光花雨翠重重。
水声台殿上方磬,月色轩窗下界钟。
万本寒松青入汉,一池秋水净涵空。
供茶童子清于鹤,笑问何来世外踪。
【解析】
- “松源楼”的“松”指松树,“源”是发源地。
- 第一联“造设灵山五个峰”:在五座山峰上,有如神灵般造设着的云雾缭绕、峰峦起伏。
- 第二联“岚光花雨翠重重”:山上的云雾缭绕变幻莫测,山间百花盛开,绿意盎然,色彩斑驳迷离。
- 第三联“水声台殿上方磬”:水声潺潺,清越入耳,仿佛是台上殿中悬挂的石罄发出的声音。
- 第四联“月色轩窗下界钟”:月光皎洁,洒在轩窗之上,如同界钟一般,叮咚作响。
- 第五联“万本寒松青入汉”:无数苍劲挺拔的松树枝叶繁茂,苍翠欲滴,仿佛连汉水都要染绿。
- 第六联“一池秋水净涵空”:清澈的秋水,映照着天空的碧蓝和云彩的洁白,仿佛整个天地都沉溺于其中。
- 第七联“供茶童子清于鹤,笑问何来世外踪”:童子端茶,其神态清纯,犹如鹤立鸡群;童子询问诗人:“你从何处来?为何如此清逸?”
【答案】
题径山松源楼
造设灵山五个峰,岚光花雨翠重重。
水声台殿上方磬,月色轩窗下界钟。
万本寒松青入汉,一池秋水净涵空。
供茶童子清于鹤,笑问何来世外踪。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登山远眺,发现山下景色宜人,于是欣然命笔,写下了这首诗。首联先点明地点——径山,再写山上景色,以五座山峰为对象,写出山上的云雾缭绕、峰峦起伏。颔联写山上之景,以水声和月色为衬托,写出山间的花雨纷飞、绿意盎然。颈联以水声和月色为线索,描写出山上的松柏苍翠欲滴和水中之秋月高悬。末联写山下之景,以童子和鹤为比喻,写出了山间之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