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松出岩阿,性岂好奇怪。
长材受屈抑,偃蹇为此态。
高人识物性,拔置轩槛外。
俾全凌云势,萧散极自在。
种树如种德,所贵厚能载。
欲令枝叶茂,要在根本大。
以兹奉亲寿,目到心已会。
欣然坐忘倦,轩宇增爽垲。
月明看虬龙,风过听竽籁。
昔同羊枣嗜,今比甘棠爱。
岁寒三友间,此友交独耐。
茯苓煮醍醐,艾纳薰馣馤。
櫩花落香粉,庭草荫书带。
洞启南薰窗,一笑豁晴霭。
怡颜轩为夏长文御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怡颜轩为夏长文御史》是明代董纪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怡颜轩为夏长文御史》这首诗通过对孤松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高洁、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诗中“孤松出岩阿”意味着孤松矗立于高山之崖,不受世俗羁绊。诗人通过孤松的形象,寄托了对于正直和坚持理想的赞美之情。孤松虽好奇怪性却并不张扬,而是选择在不被理解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本色。这种品质与文人的理想相契合,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认识。
诗中的“高人识物性,拔置轩槛外”揭示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诗人将人比作高人,能够辨识事物的本性,并给予适当的位置和尊重。这反映了董纪对于人性中善良和美好品质的高度赞扬。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种树如种德,所贵厚能载”等句,进一步阐述了种植树木如同播撒美德一般重要,强调了厚道的价值。
《怡颜轩为夏长文御史》不仅是董纪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华文化中关于坚韧不拔和高洁品质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人们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对于自然、道德和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