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道中二首 其二

湖口路分如曲叉,山连吴楚水无涯。
行舟破浪十双橹,野店傍桥三四家。
负炭急呼招渡客,悬罾逆上洑流槎。
南方地暖春偏早,开遍寒梅一树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江道中二首 其二》是明代董纪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以及其艺术特色:

  1. 作者介绍
  • 董纪(1426-1487),字廷瑞,号西涯,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一生著作颇丰,尤以诗歌见长,其诗文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1. 诗歌原文
    湖口路分如曲叉,山连吴楚水无涯。
    行舟破浪十双橹,野店傍桥三四家。
    负炭急呼招渡客,悬罾逆上洑流槎。
    南方地暖春偏早,开遍寒梅一树花。

  2. 诗歌内容解析

  • 湖口路分如曲叉:描述了湖口地区的地理特点,道路曲折,如同叉状,暗示了该地区的地形地貌。
  • 山连吴楚水无涯:描绘了连绵的山脉和广阔的水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 行舟破浪十双橹:形象地展示了行船时的艰难险阻,通过“十双橹”强调了船夫们的辛勤与努力。
  • 野店傍桥三四家:描绘了沿途的村庄景象,表达了对当地生活氛围的喜爱。
  • 负炭急呼招渡客: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通过“负炭急呼”展现了他们的勤劳与朴实。
  • 悬罾逆上洑流槎:描述了渔民捕鱼的情景,体现了当地的渔业资源丰富。
  • 南方地暖春偏早:揭示了气候的差异,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
  • 开遍寒梅一树花:以梅花为象征,展现了冬去春来的美景,同时寓含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
  1. 艺术风格
  •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语言精炼:诗句简洁明了,字字珠玑,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 寓意丰富: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反映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1. 文化背景
  • 董纪生活在明朝时期,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所发展的时期。他的诗歌作品也受到了这个时期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九江道中二首 其二》不仅是董纪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明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精致的语言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