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恐滩夜泊

天下只闻巫峡险,谁知此处更堪愁。
舟穿乱石堆中过,帆向荒山脚下收。
闪闪磷灯随魍魉,啾啾蓬颗聚鸺鹠。
滩名惶恐非虚得,一夜令人白尽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惶恐滩夜泊》是明代董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经验的独到见解,体现了董纪作为明代诗人的卓越成就。

董纪,明松江府上海人,字良史,改字述夫。工诗,洪武中举贤良方正,授江西按察使佥事,寻引疾归,筑西郊草堂以居。有《西郊笑端集》。董纪的《惶恐滩夜泊》描绘了作者在夜泊时所经历的惊心动魄的自然环境。诗中的“舟穿乱石堆中过,帆向荒山脚下收”生动地刻画了作者在湍急的江流中艰难航行的情景。这种对自然界力量的感受和描写,不仅展现了董纪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于生命脆弱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哲学思考。

《惶恐滩夜泊》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董纪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天下只闻巫峡险,谁知此处更堪愁”表达了作者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旅途中困难的认识。通过这样的诗句,读者能感受到董纪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与深沉内省,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与思索。

董纪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其内心的情感和哲理。《惶恐滩夜泊》中的景物描写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壮观,而是深入挖掘了自然现象背后的人文意义。例如,“闪闪燐灯随魍魉”一句,不仅描述了夜晚的场景,还暗含着对人性中贪婪与恐惧的隐喻。这种深层次的寓意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而是一种对人心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惶恐滩夜泊》作为董纪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以其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著称,也是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领略董纪的艺术成就,还能深入理解作者在自然与人生之间寻求平衡的智慧和勇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