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溪间行出梅园

风雨秦溪道,流离见甲兵。
黄沙随阵合,白刃四山明。
岐路无南北,扁舟隔死生。
相逢惟一哭,暴骨正纵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秦溪间行出梅园》是明末清初彭孙贻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自秦溪间行出梅园》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 风雨秦溪道,流离见甲兵。
  • 黄沙随阵合,白刃四山明。
  • 岐路无南北,扁舟隔死生。
  • 相逢惟一哭,暴骨正纵横。
  1. 作者简介
  • 彭孙贻:明末清初浙江海盐人,字仲谋,一字羿仁,拔贡生。父亲因守土死于赣州,后奔走求遗骸,家居不出二十余年。其诗词工巧,有《茗斋集》、《茗斋诗馀》等作品。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对秦溪间风雨交加、战火连绵的景象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悲壮氛围的世界。
  • 意象生动:通过“黄沙”、“白刃”等具体物象,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与痛苦。
  • 情感深沉:诗中流露出作者对战争的悲痛以及对和平的向往,语言简练而情感饱满。

《自秦溪间行出梅园》不仅是彭孙贻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一个深刻反思。它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还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