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茵披秀草,拜石酹梅花。 云瘦人相侣,山幽月有家。 平林寒入画,澹客冷于霞。 默坐危亭上,高蝉静不哗。
《晚坐放鹤亭》是明代诗人彭孙贻的作品。
《晚坐放鹤亭》是一首五言律诗,由明末清初的浙江海盐人彭孙贻所作。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意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
【注释】 选茵:铺陈草席。披秀草:指在草地上铺陈新绿的秀草作为卧具。拜石:指以石块为座。酹(lèi雷):斟酒于地而祝祷。云瘦人相侣:指鹤影与天空中的白云一样纤细,与人相伴。山幽月有家:指山峰幽深,月亮仿佛是它的家。画:指山林景色如画。澹(dàndan旦)客冷于霞:指淡雅的客人比彩霞更凉爽。默坐危亭上:指静静地坐在险峻的亭台上。高蝉:指蝉声清越入耳。 【赏析】 这首七律是一首山水小诗
译文: 傍晚时分坐在放鹤亭, 林木繁盛秋天一片清凉, 划船时月亮和小船一样弯曲。 水波荡漾云影清切, 游人行踪如鹤往来往返。 微风轻拂唤醒鸟儿歌唱, 奇形怪状的石头给松树增色添光。 扶着草席相扶持一同前往, 寻找僧人共度黄昏时分。 注释: - 晚坐放鹤亭:傍晚时分坐在放鹤亭中。 - 开林秋一片:林木繁盛,秋天一片清凉(开林:林木茂密的树林)。 - 刺棹月同弯:划船时月亮和小船一样弯曲(刺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