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堂开五子雄,崇冈北峙佐神功。
星楼俯瞰摇银海,水殿高骞落彩虹。
夹岸莺花千堞绕,连江风雨百川通。
松云翠拥低秦柱,瓠粉香飘逼汉宫。
估客挂残青舫月,仙人吹断紫箫风。
红颜十斗情逾剧,白眼千秋调更同。
尘世浮游身老大,乾坤涕泪路西东。
亭皋柳绿年年色,烟树苏台一望中。
刘公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公台(1896—1965)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以其卓越的战功和不屈的抗战精神而闻名。刘公台,字雄飞,出生于四川资中金带场,后成为川军第四十一军第一二四师师长。
刘公台的军事生涯始于其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一期的学习,毕业后他迅速在军中崭露头角。1932年,随着中国工农红军与川军的冲突升级,刘公台升任为团长,参与了一系列关键战役。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刘公台作为第四十一军第一二四师师长,参与了娘子关之战、枣宜大战等重要战役。这些胜利不仅展现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也反映了他的胆识和战术智慧。
刘公台的个人生活同样丰富多彩。尽管身处战争年代,他仍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曾创作多首诗歌,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他的文学作品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还表达了他对家国情怀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刘公台的作品不仅仅是历史文献,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
刘公台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也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文人。他的生活和事业,无论是战场的荣耀还是文学的才华,都为中国近现代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通过深入了解刘公台的生平和作品,人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历史脉络,理解民族精神,从而在今天这个和平的时代中继续弘扬抗战精神和追求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