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堂开五子雄,崇冈北峙佐神功。
星楼俯瞰摇银海,水殿高骞落彩虹。
夹岸莺花千堞绕,连江风雨百川通。
松云翠拥低秦柱,瓠粉香飘逼汉宫。
估客挂残青舫月,仙人吹断紫箫风。
红颜十斗情逾剧,白眼千秋调更同。
尘世浮游身老大,乾坤涕泪路西东。
亭皋柳绿年年色,烟树苏台一望中。

【注释】

百里堂:即刘公台。在今江苏铜山县城东南,有“刘家台”、“刘公台”之名。

崇冈北峙:高耸的山峰北面横亘。

星楼:指楼上灯火闪烁如星,下临江流。

水殿:指亭台上的水阁。

夹岸莺花:两边的岸边开满了鲜花,鸟儿啼鸣。

百川通:指长江的支流。

松云翠拥:青松翠绿环抱,形容景色优美。

瓠粉香飘:指飘荡着芳香的花香。

估客:商人。挂残青舫月:指船上悬挂着明亮的月亮。

紫箫风:指吹奏着悠扬的乐声。

红颜十斗情逾剧:指美丽的女子十斗酒的情意更浓重。

白眼千秋调更同:指看透世事的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也相似。

尘世浮游身老大:指人生短暂,像浮游在尘世上。

乾坤涕泪路西东:指人生路迢迢,悲喜难料。

亭皋:长堤。

烟树苏台:指春天的杨柳树和桃花林映衬下的台城(古址,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岸)。

一望中:放眼望去,尽收眼底。

【赏析】

刘公台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位于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南。据《一统志》,刘公台在汉高祖刘邦时曾建都于此,因名刘公台。刘公台地势较高,四周环山,北靠崇岗,南面江面,形势非常险要。此诗就是描写刘公台的美景。

首句“百里堂开五子雄”,意思是刘公台方圆百里,雄姿英发。这里用了“五子”比喻五个兄弟,突出他们才华横溢,英勇善战。

次句“崇冈北峙佐神功”,写崇山峻岭的北侧矗立着一座高大山峰,为刘公台增添了几分威仪。这一句既点明了地理环境,又暗合了刘公台的命名来历。

三、四句“星楼俯瞰摇银海,水殿高骞落彩虹”,则从正面描写刘公台的壮丽。星楼高耸,俯视江面,犹如天上的星辰;水殿巍然,直刺云端,好像一道飞虹横跨江面。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刘公台的雄伟与壮观。

接下来两句“夹岸莺花千堞绕,连江风雨百川通”,则是从侧面来描绘刘公台的美丽景色。春日里,两岸鲜花盛开,鸟儿鸣叫;江面上,风雨交加,百川汇流。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气象万千的自然画面。

五、六句“松云翠拥低秦柱,瓠粉香飘逼汉宫”,则是从细节上描绘刘公台的精致。青松翠绿环绕着刘公台,仿佛是绿色的屏障;香花飘荡,芬芳扑鼻,仿佛是宫女们精心制作的香料。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刘公台的建筑风格,又表现了当地人的热情好客。

七、八句“估客挂残青舫月,仙人吹断紫箫风”,则是从人物活动来衬托刘公台的魅力。商贾们在船上挂着一轮明月,似乎在欣赏着刘公台的美丽夜景;仙人吹奏着一曲悠扬的乐曲,似乎在诉说着刘公台的传奇故事。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当地商业繁荣的景象,又表现了人们对刘公台的热爱之情。

九、十句“红颜十斗情逾剧,白眼千秋调更同”,则是从情感角度来表达对刘公台的喜爱。美丽的女子用十斗酒来表达深厚的情谊,而那些看破红尘的人则用千秋万代来抒发相同的感慨。这两句诗既揭示了刘公台的文化内涵,又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十一、十二句“尘世浮游身老大,乾坤涕泪路西东”,则是从人生哲理来抒发感慨。人生如同在尘世中浮游,岁月匆匆,难以挽留;而刘公台则是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无论身处何方,都会想起它的美好。这两句诗既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又表达了他对刘公台的眷恋之情。

最后两句“亭皋柳绿年年色,烟树苏台一望中”,则是从远景来描绘刘公台的美丽。春天里,长堤上的柳树绿得发亮,远处的烟树和苏台也映入眼帘,让人心旷神怡。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刘公台的自然风光,又表达了诗人对它的无限留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