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遣怀

搔首春光暮,浮生几度中。
鹧鸪啼不断,芳草恨无穷。
岂为年华惜,谁将幽意通。
佳期长恐晚,莫与美人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暮遣怀》是当代诗人熊盛元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春暮遣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这首诗作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状态,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熊盛元,这位江西丰城槎市(今江西樟树张家山街道)人,生于1949年元宵,字复初,号晦窗主人,网名梅云。他的生平经历丰富,任职于江西社会科学院文研所,并担任江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熊盛元的文学成就颇高,著有《晦窗吟稿》、《晦窗诗话》等作品,并在《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民国词卷)中与多人合编,显示出他在诗词领域的深厚造诣。
  2. 诗歌原文:《春暮遣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情感体验。诗中的“九十春光一梦中,柳绵纷逐楝花风”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时间的流逝。而“闲铺蕉叶书愁字,付与云端漠漠鸿”则透露出诗人通过书写来寄托愁绪的行为。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3. 文化背景:熊盛元的创作背景不仅限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诗人,他的诗作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各种现象和人们的情感状态。因此,理解《春暮遣怀》中的“浮生几度中”、“鹧鸪啼不断”等意象时,需要放在更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去考察。这种背景的理解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及其对读者的启示。
  4. 赏析解读:《春暮遣怀》的赏析不仅仅是对诗歌文本的解读,更是对其背后文化意义的挖掘。通过对诗句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审美追求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例如,诗中的“佳期长恐晚,莫与美人同”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这样的情感体验是许多现代人共有的心声。

《春暮遣怀》不仅是熊盛元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以及诗人如何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来反映时代的声音和个体的心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