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浮沉漫共论,萧萧梅雨掩重门。
画屏病起寒犹怯,绣被香残梦不温。
飞絮帘栊春寂寞,落花庭院月黄昏。
比来赢得消愁法,一卷《离骚》酒一樽。

注释:

世事浮沉,我和你一起谈论着世事的变迁。萧萧梅雨,掩住了重重的门户。画屏病起,寒意依然袭来,绣被的香气已经消散,梦境也不再温馨。飞絮帘栊,春天是如此的寂寞,落花庭院,月光在黄昏时分显得如此的暗淡。

赏析:

《春暮遣怀》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抒发诗人内心情感的五言诗。整首诗以“春暮”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细腻的春日景象。

第一句“世事浮沉漫共论”,诗人以议论的方式开篇,表达了对于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在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或情感,而是通过与友人共同讨论世事的变化来引出后面的诗句。这种表达方式既显得含蓄又富有深意,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诗人所要传达的主题。

第二句“萧萧梅雨掩重门”,诗人将目光投向了窗外,描绘了一幅萧瑟的春日景象。梅雨绵绵,重门紧闭,使得整个空间都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这种描绘手法既形象又生动,使人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所要传达的氛围。

第三句“画屏病起寒犹怯”,诗人以自身的身体状况为线索,描绘了自己的心境。由于生病的缘故,诗人感到寒冷而难以忍受,这种描述既真实又具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四句“绣被香残梦不温”,诗人继续描绘自己的心境,强调了梦境中的温暖感觉已经消失殆尽。这种描绘手法既形象又深刻,使人能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第五句“飞絮帘栊春寂寞”,“飞絮”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春日里万物生长的景象,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帘栊”指的是窗户的栏杆,此处用来比喻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成功地将内心的情感外化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

第六句“落花庭院月黄昏”,诗人再次描绘了春夜的景象。落花满地,庭院显得格外宁静;月亮升起,带来了一丝温暖。这里的描绘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使人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七句“比来赢得消愁法,一卷《离骚》酒一樽”,诗人以自嘲的方式结束了这首诗。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度过这个春天,是因为找到了一种解忧的方法——读《离骚》,饮酒。这里的“卷《离骚》”和“酒一樽”都是诗人用来解忧的工具,而《离骚》又是屈原的经典之作,因此诗人将自己的解忧方式与《离骚》联系起来,显得既贴切又富有创意。

《春暮遣怀》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象征手法,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