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竹牖傍山涯,小住何妨便当家。
侬自携锄君抱瓮,一庭明月种梅花。
【注释】
东瀛:指日本。寓园:即私家园林。松柏:指松树和柏树。馀隙地一弓以梅花补之:意思是在空地上种上几株梅花,填补了松柏的空缺。茅檐:茅草屋顶的房屋。竹牖:用竹子编成的窗户。傍山涯:靠着山边。小住:暂时停留。何妨:有什么妨碍?便当家:就当家。侬自携锄:你自己拿着锄头。君抱瓮:你抱着水桶。一庭明月:一庭院中明亮的月光。种梅花:种植梅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写自己的隐居生活,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清新、自然、朴实无华,体现了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第一句“东瀛寓园有松柏数十株”交代了诗人居住的地方,寓园是诗人的住所,东瀛是地名,寓园中的松柏是诗人的好友赠送的,松柏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寄托着友情之情。
第二句“茅檐竹牖傍山涯”描述了诗人的居处环境,茅檐竹牖指的是简陋的茅草屋和竹编的窗户,山涯指的是靠近山边。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喧嚣、向往自然生活的情感。
第三句“小驻何妨便当家”表明诗人暂时留居在这里,并不感到有任何不便之处。这里的“小驻”表示暂时停留的意思,“当家”意味着自己管理家务。表达了诗人愿意为朋友分担家务劳动,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空间。
第四句“侬自携锄君抱瓮”描写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互动。“侬自”表示“我自己”,“带锄”表示携带农具,“君抱瓮”表示你抱着水桶。诗人和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劳动的场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最后一句“一庭明月种梅花”则是全诗的高潮,也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一庭明月”指的是庭院中明亮的月光,“种梅花”则意味着种植梅花。这里的“明月”既是自然的美景,也是诗人心境的象征。梅花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诗人通过种植梅花表达出自己追求高尚品质的决心。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