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邸当良夜,观空在一庭。
月为片水白,云作断涯青。
砌合丛边露,墙过竹里萤。
北窗时偃卧,风起自泠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客邸当良夜,观空在一庭。
月为片水白,云作断涯青。
砌合丛边露,墙过竹里萤。
北窗时偃卧,风起自泠泠。
《署中对月》是明朝曹学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作者介绍:曹学佺,字能始,号石仓,生于明代的福建侯官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历任户部主事、广西右参议等职。天启年间因撰写关于“梃击案”的野史而被捕入狱,后虽得以脱身,但已身心俱疲,最终选择退隐。
诗歌原文:
客邸当良夜,观空在一庭。
月为片水白,云作断涯青。
砌合丛边露,墙过竹里萤。
北窗时偃卧,风起自泠泠。
诗歌内容解析:
《署中对月》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风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