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人家,对桥通市,易贾鱼虾。
雨后担泉,花时载酒,有客寻咱。
莫嫌斗室卑洼。
尘不到、窗前碧砂。
句里沩山,篇中秋水,话彻昏鸦。
柳梢青 客至
介绍
《柳梢青·客至》是明代词人张夏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溪上人家、对桥通市的宁静景象,以及雨后担泉和花时载酒的生活片段,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江南水乡图。
词的开篇“溪上人家,对桥通市,易贾鱼虾”便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生活细节的画面,溪上的人家与对面的桥梁相连,形成了一个繁忙的市场。这里的“溪上”“人家”与“对桥”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地理位置的信息,而且通过“通市”二字,暗示了这里是一个商业繁荣的地方,人们在这里交易商品,生活繁忙而有序。
词中的“雨后担泉,花时载酒,有客寻咱”进一步丰富了这幅画卷的内容。雨后的泉水显得格外清澈,人们在雨后外出担泉水;花期到来时,人们载酒出游,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也反映了当地人悠闲的生活方式。而“有客寻咱”则增添了一种社交的氛围,显示了词人与访客之间的互动,增添了生活的趣味和人情味。
在词的最后一段,“莫嫌斗室卑洼,尘不到窗前碧砂,句里沩山,篇中秋水,话彻昏鸦。”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居住环境的满意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这里的“斗室卑洼”形象地描绘了居所虽小,但并不简陋;“窗前碧砂”则让人感受到居所周围环境的清幽。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词作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喧嚣,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
《柳梢青·客至》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词,更深层地反映了词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词人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好,鼓励人们放慢脚步,品味生活中的点滴快乐。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词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心随境迁的闲适生活。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而言,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柳梢青·客至》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词,更是一首蕴含深意、寄托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词人展现了其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观。这不仅使得这首词成为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和艺术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