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读史

强弱无常势。
是何人、发皇三户,催枯二世。
世将威名归羽父,破釜沉船意气。
过钜鹿、咸阳危矣。
掘冢烧宫拚太莽,为先王、报雪春秋义。
恁年少,惊天地。
渡江到此三年耳。
笑当年、四君五国,扣关而已。
置酒鸿门双剑舞,还保鲁兄沛弟。
号霸主、彭城真帝。
垓下天亡非战罪,剩美人、骏马英雄泪。
破成败,史还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读史》是明代诗人张夏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从多个角度对这首作品进行解析:

  1. 诗词原文
  • 强弱无常势:表达了历史的兴衰更迭,没有固定的趋势和规律。
  • 是何人、发皇三户,催枯二世:指的是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他们以微薄的力量推翻了强大的敌人。
  • 世将威名归羽父,破釜沉船意气:描述了历史上的战争,士兵们决心一搏的英勇气概。
  • 过钜鹿、咸阳危矣:提及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如巨鹿之战和咸阳之战等。
  • 掘冢烧宫拚太莽,为先王、报雪春秋义:指历史上的某些事件,例如焚书坑儒等,这些行为都是为了维护正义或表达某种理念。
  • 渡江到此三年耳:诗人感慨时间的流逝,已经过去三年。
  • 笑当年、四君五国,扣关而已:回忆历史上的几位君主,他们在面对困难时,选择了坚贞不屈。
  1. 诗词注释
  • 金缕曲:这是一首词牌名,用于诗歌创作。
  • 读史:即阅读历史书籍,通过历史的学习来理解世界和人生。
  1. 诗词背景
  • 张夏生活在明朝,他的诗作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特征。
  • 《金缕曲·读史》的创作可能与当时的历史事件或个人经历有关,也可能是作为某种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如科举考试中的作文题。
  1. 诗词鉴赏
  •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有力,通过对比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慨。
  • 诗词中蕴含着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事件背后深层次意义的思考。

《金缕曲·读史》不仅是一首反映历史沧桑的个人感悟之作,也是明代文化和历史观念的体现。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这首作品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