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补陀 其三

冻巢时有鹤来归,舟楫虽多鸡犬稀。
绛月夜侵龙女袜,碧云秋冷梵僧衣。
只因海浪兼天远,转觉香台与世违。
尘土劫灰都不到,莲花开放是禅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补陀》是一首由元代诗人赵孟頫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清邃奇逸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朝时期湖州人,是宋宗室之后。他自幼聪敏,为文迅速,以父荫入仕,后因政治原因隐居山林。在世祖征召时,他被授以兵部郎中等职,但坚决推辞。他的诗文兼工篆、隶、行草,尤善绘画山水、竹石等,被后世誉为“画圣”。
  1. 诗歌原文
    缥缈云飞海上山,挂帆三日上潺湲。
    两宫福德齐千佛,一道恩光照百蛮。
    涧草岩花多瑞气,石林水府隔尘寰。
    鲰生小技真荣遇,何幸凡身到此间。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游补陀其三》开篇即用“缥缈云飞”四字描绘出一幅海上仙山的朦胧画面,给人以空灵超脱之感。接着,诗人通过“挂帆三日”这一行为细节,巧妙地表现出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
  • 情感表达:“两宫福德齐千佛”和“一道恩光照百蛮”两句,既体现了作者对宗教文化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虔诚与宁静。此外,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的赞美,展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深邃的审美情趣。
  • 哲理思考:诗中“鲰生小技”一句,虽自嘲技艺平庸,但紧接着“真荣遇”,又显示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认为即使平凡如我,也能有幸至此一游,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 艺术特色:赵孟頫的七言律诗,既有宋词之婉约,又有唐人歌行的豪放;既有严谨的格律,又有自然的天成。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创新,使得这首诗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游补陀》作为元代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作者卓越的诗歌才华,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