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巢时有鹤来归,舟楫虽多鸡犬稀。
绛月夜侵龙女袜,碧云秋冷梵僧衣。
只因海浪兼天远,转觉香台与世违。
尘土劫灰都不到,莲花开放是禅机。

【注释】:

游补陀 其三:游补陀,地名,位于今印度阿鲁纳恰尔邦。

冻巢时有鹤来归:冰封的巢穴里偶尔有鹤飞来。

舟楫虽多鸡犬稀:虽然有很多船和鸟,但动物很少。

绛月夜侵龙女袜:深红色的月亮映照在龙女(佛教护法神)的袜子上,龙女是佛教中的女神,这里指代月亮。

碧云秋冷梵僧衣:秋天的薄云被染成了深绿色,寒冷的气候使僧人的袈裟也失去了颜色。

只因海浪兼天远:因为海浪波涛汹涌,连天的大海都难以触及。

转觉香台与世违:反而觉得自己远离了世俗,如同香炉一般高洁。

尘土劫灰都不到:连尘埃和污垢都看不到,形容洁净无瑕。

莲花开放是禅机: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之前曾在池塘中看到莲花盛开,后来悟道成为佛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补陀时所见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法的向往之情。

首句“冻巢时有鹤来归”,描述了鸟儿们在一个冰冷的巢穴中找到栖息之地,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寻找安宁和归宿的愿望。第二句“舟楫虽多鸡犬稀”则表达了作者对繁华世界的感受。虽然有很多船只和鸟,但动物很少,暗示着人们在喧嚣的生活中往往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和价值。第三句“绛月夜侵龙女袜”描绘了美丽的夜景,将月光下的龙女之袜比喻成美丽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之情。第四句“碧云秋冷梵僧衣”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将云彩染成了深绿色,寒冷的气候使僧人的袈裟也失去了颜色,暗示着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唯有佛法永恒不变。最后一句“只因海浪兼天远”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世界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够像香炉一样高洁而远离世俗。而整首诗的结束则用“尘土劫灰都不到”来形容自己追求的净土和理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佛法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