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苍叟住禅林,百尺婆娑万壑阴。
四果总来成佛印,一官应不受秦侵。
灵根岁月跏趺久,老干风霜面壁深。
谡谡回飙响空谷,犹闻清夜海潮音。
罗汉松
何年苍叟住禅林,百尺婆娑万壑阴。
四果总来成佛印,一官应不受秦侵。
灵根岁月跏趺久,老干风霜面壁深。
谡谡回飙响空谷,犹闻清夜海潮音。
1. 诗句解释与赏析
- 何年苍叟住禅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年迈僧人的赞美。苍叟指的是年老的人,而“住禅林”表明他在山林中修行,体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虔诚追求。
- 百尺婆娑万壑阴:这里的“婆娑”形容罗汉松枝叶繁茂、姿态优美,“万壑阴”则形象地描绘了罗汉松生长在深邃峡谷中的壮观景象。
- 四果总来成佛印:这里的“四果”指的是佛陀所传授的四种圣果,即初果、二果、三果和四果。诗人用“总来”表示这些圣果都得到了圆满的成就。而成佛印则是指通过修行最终达到佛陀的境界。
- 一官应不受秦侵:这句诗意味着诗人自谦或表达对政治地位的淡然。秦侵可能暗指外界的威胁或诱惑,诗人选择远离尘嚣,专注于修行。
- 灵根岁月跏趺久:这里“灵根”指的是罗汉松的根部,它历经岁月而坚固不移。“跏趺”是佛教中的一种坐姿,表示内心的平和与专注。诗人通过描绘罗汉松的根部和坐姿,传达出对修行者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的赞赏。
- 老干风霜面壁深:这里的“老干”指的是罗汉松的老枝,“风霜”暗示着岁月的沧桑。而“面壁深”则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面对困境时坚韧不拔的态度。
- 谡谡回飙响空谷:这句诗以风声为喻,形容罗汉松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谡谡”模拟风声悠扬,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犹闻清夜海潮音:最后一句以大海潮声比喻罗汉松的声响,既表现了声音的传播力,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真理的追求如同海洋潮声一般深远而不息。
2. 译文
何年苍叟住禅林,百尺婆娑万壑阴。
四果总来成佛印,一官应不受秦侵。
灵根岁月跏趺久,老干风霜面壁深。
谡谡回飙响空谷,犹闻清夜海潮音。
3. 注释
- 何年: 何年,意为何时。在这里,诗人询问自己居住于禅林(佛教修行场所)的确切年份。
- 苍叟: 苍老人,通常指年迈的老人。这里用以形容诗人自己或他人年岁已高,但精神矍铄。
- 住禅林: 居住在禅林,指的是在寺庙中修行。”禅林”是佛教徒修行的地方,强调了修行的环境。
- 百尺婆娑万壑阴: 百尺,夸张地描述树木的高度;婆娑,形容树影婆娑,形态优美;万壑,指众多的山谷;阴,指阴暗之处。整句话描绘了罗汉松高大挺拔、枝叶繁密、屹立于山谷之中的景象。
- 四果总来成佛印: 四果,佛教术语,指菩萨修行的四个阶段,分别是信解、正理、发愿、行持。成佛印,意味着修得佛法真谛后,能够成为佛陀的印记。这里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 一官应不受秦侵: 一官,指官职;不受秦侵,意即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侵害。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不为权力所累的高洁志向。
- 灵根岁月跏趺久: 灵根,指的是植物的根部;岁月,指时间的流逝;跏趺,佛教中的一种盘腿打坐的姿势;久,长时间。整句话描述了罗汉松经过长时间的风雨洗礼而根深蒂固,寓意着修行者要经历时间的沉淀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
- 老干风霜面壁深: 老干,指树的老枝;风霜,自然界的风雨和阳光;面壁深,形容修行者面对困境坚守信念。这里诗人通过描绘罗汉松的老枝和面对风雨的姿态,赞美了修行者的坚韧和毅力。
- 谡谡回飙响空谷: 谡谡,风声的样子;回飙,旋风;响,声音传扬;空谷,空旷的山谷。整句话描绘了风声在空旷山谷中的回荡,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犹闻清夜海潮音: 犹,仍然;清夜,清澈的夜晚;海潮音,指海浪拍击的声音;整句话传达了即使在寂静的夜晚,诗人的内心依旧能听到海浪拍打的声音,象征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4.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罗汉松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高洁的品质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