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娟湘洛净如罗,幻出芳魂俨素娥。
夜静有人来鼓瑟,月明何处去凌波。
萧疏冷艳冰绡薄,绰约风鬟露气多。
直是灵根堪度世,妖容知不傍池荷。

这首诗是诗人咏水仙花的。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娟娟湘洛净如罗,幻出芳魂俨素娥。
  • “娟娟”:形容美丽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水仙花的颜色。
  • “湘洛”:指的是湖南的长沙和洛阳,古代的两个城市。
  • “净如罗”:像罗网一样清澈。
  • “幻出芳魂”:形容水仙花仿佛是仙子的魂魄。
  • “俨素娥”:形容水仙花的姿态优雅像嫦娥。
  1. 夜静有人来鼓瑟,月明何处去凌波。
  • “夜静”:夜晚安静。
  • “有人来鼓瑟”:有人弹琴弹奏。
  • “月明”:月光明亮。
  • “凌波”:指水中女子跳舞,这里的“凌波”是指水仙花在月光下翩翩起舞。
  1. 萧疏冷艳冰绡薄,绰约风鬟露气多。
  • “萧疏”:形容水仙花的叶子稀疏。
  • “冷艳”:形容水仙花的花色冷艳。
  • “冰绡薄”:比喻水仙花的花瓣薄如冰纱。
  • “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雅。
  • “风鬟”:形容水仙花的形状像头发。
  • “露气多”:形容水仙花的花香浓郁。
  1. 直是灵根堪度世,妖容知不傍池荷。
  • “直是”:真是。
  • “灵根”:比喻水仙花的生命力旺盛,可以生长在任何地方。
  • “妖容”:形容水仙花的美丽动人。
  • “知不傍池荷”:知道它不会被池塘里的荷花所影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水仙花的赞美。通过描绘水仙花的美丽,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诗人用“娟娟湘洛”、“幻出芳魂”、“月明何处去凌波”等意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仙花的美丽,让人感受到它的神秘和魅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水仙花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美好事物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