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锡朝天阙,浮杯到海东。
行踪都不住,教观本来空。
宝月潮音外,经台花雨中。
精修久自悟,觉性了圆通。

【注释】

吾:我。阙:宫殿的台观,皇帝所居。飞锡:指和尚步行到京城朝见皇帝,后用以称僧人。朝:朝觐。浮杯:指僧人行脚参禅,在旅途中用浮杯当饭食。都不住:指不停留。观:看,观察。本来:指佛教所说人的本性。教:佛家所说的教义。宝月:佛经,如佛经中的月亮。潮音:佛教术语,指佛经的音声。经台:僧寺中诵经说法的地方。花雨:佛教语,指佛经的功德。精:专一。修:修行,修行的方法。觉性:觉悟本性。了:完全明白。圆通:圆满通达。

【译文】

飞锡朝天阙,浮杯到海东。

行踪都不住,教观本来空。

宝月潮音外,经台花雨中。

精修久自悟,觉性了圆通。

【赏析】

《赠僧逊吾诣阙还》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一位僧人的,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赞美和鼓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贾岛的诗歌风格——清奇瘦硬。全诗通过对僧人的生活经历和修炼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首联“飞锡朝天阙,浮杯到海东”,通过描绘僧人朝见皇帝、行脚参禅的场景,展现了僧人生活的艰辛与修行的不易。同时,也暗示了僧人内心世界的宽广和深邃。

颔联“行踪都不住,教观本来空”,进一步表达了僧人的生活态度和修炼方法。他认为,僧人的生活并不需要停留在某个地方,而是要不断地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从而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这种生活态度和修炼方法,正是贾岛所推崇的。

颈联“宝月潮音外,经台花雨中”,以佛教的意象来描绘僧人的生活环境。这里的“宝月”、“潮音”和“经台”、“花雨”都是佛教中的名词,分别代表佛经中的月亮、佛经的音声、僧寺中诵经说法的地方以及佛经的功德。这些词汇的运用,既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又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意境。

尾联“精修久自悟,觉性了圆通”,则是对僧人修行成果的总结和赞扬。他认为,经过长时间的精修,僧人已经达到了对生命本质的领悟,达到了圆通的境界。这既是对僧人修行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整个佛教修行理念的认同。

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生活经历和修炼过程,展现了他对生命的领悟和对佛教修行理念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贾岛诗歌风格的清奇瘦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