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亦千里,君行入郢烟。
僧庐衡岳雨,骚客洞庭船。
雁气初沈日,鸥容尽写天。
江蓠应可撷,把酒听哀弦。
注释:
- 送张君明入楚:送你去楚国。
- 楚国亦千里:楚国也是辽阔的国土。
- 君行入郢烟:你将要进入楚国的都城,那里的烟云缭绕。
- 僧庐衡岳雨:僧人在衡山的寺院中,被一场大雨淋湿。
- 骚客洞庭船:诗人在洞庭湖上游览,被一场大雨淋湿。
- 雁气初沈日:大雁在天空中飞行,渐渐降落到了地面。
- 鸥容尽写天:鸥鸟在天空中飞翔,把天空的美丽景色写了下来。
- 江蓠应可撷:江蓠是一种植物,可以用它来做菜。
- 把酒听哀弦:一边喝酒一边听着悲伤的琴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送别朋友去楚国的诗作。全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首句“楚国亦千里”,诗人用“千里”来形容楚国的辽阔,既赞美了楚国的地理特点,也为下文的离别增添了一丝离愁别绪。
第二句“君行入郢烟”,诗人用“烟”来描绘都城的繁华景象,暗示了朋友即将进入都城的喜悦与期待。然而,接下来的一句却让人感到一丝忧伤:“僧庐衡岳雨”,“僧庐”指的是僧人的住所,而“衡岳雨”则是指雨落在衡山之上的情景。这一对比,既展示了自然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惋惜之情。
第三句“骚客洞庭船”,诗人将友人比作一位才子,他在洞庭湖畔游览,被一场大雨淋湿了衣衫。这一细节描写,既展现了友人的才情与风采,又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浪漫的气息。
第四句“雁气初沈日”,诗人用“雁气”来形容大雁在天空中飞行时留下的轨迹,而“沈日”则是指夕阳西下的景象。这一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为下文的离别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第五句“鸥容尽写天”,诗人用“鸥容”来形容鸥鸟展翅翱翔时的姿态,将天空的美好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一描写既赞美了自然的美好,也为下文的离别增添了一丝不舍之情。
最后两句“江蓠应可撷,把酒听哀弦”,诗人用“江蓠”来形容一种植物,可以采摘来食用。而“哀弦”则是指悲伤的琴声。诗人用这两句话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希望他能够顺利地完成使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别离时刻的深深感慨。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借景抒情等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富有艺术魅力又富有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