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鞯玉勒步芳尘,貂帽罗襦坐绣茵。
桃李谁云非绝代,燕支更复可怜人。
乍逢虚拟江滨艳,转盼还惊塞上春。
似是戎王献方乐,琵琶如月抱中新。
追和汪公干塞上逢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追和汪公干塞上逢妓》赏析
区大枢,明代的诗人,他的作品《追和汪公干塞上逢妓》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明快的笔触描绘了塞上逢遇妓女的一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独特见解与感悟。
《追和汪公干塞上逢妓》中,区大枢以“锦鞯玉勒步芳尘”开头,用“貂帽罗襦坐绣茵”描绘了塞外的美景及人物形象。接着,“桃李谁云非绝代,燕支更复可怜人”两句,诗人巧妙地将桃花和燕支树比作绝世美人,赞美她们的美丽与不凡。而“乍逢虚拟江滨艳,转盼还惊塞上春”则进一步通过“江滨艳”和“塞上春”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塞外女子的惊艳与惊喜。
诗的最后一句“似是戎王献方乐,琵琶如月抱中新”,则将塞上逢遇的女子比作献乐的将军,琵琶声如明月般动人。这既是对塞外景色生动的写照,也暗含对这种独特邂逅的美好祝福。
在《追和汪公干塞上逢妓》中,区大枢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使这首诗不仅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塞外风情画,更是通过对生活细节的精细观察和深刻体会,展现了他对人生的独到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这不仅是对塞外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
区大枢的《追和汪公干塞上逢妓》不仅是对塞上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际遇的一种哲学思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象,使得这首诗成为明代诗歌艺术的瑰宝,至今仍被后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