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其三

细雨湿同云。
绣倦鸳鸯五色纹。
凝望天涯音信杳,微矄。
打窗风雪不堪闻。
倚遍旧笼薰。
泪痕空沁石榴裙。
自捻腰围牢约准,东君。
莫比今宵减几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乡子 其三》是一首由清朝文人毛奇龄创作的古诗。下面将从作品背景、原文、注释和赏析等方面介绍这首诗:

  1. 作品背景
  • 欧阳炯的《南乡子·其三》属于唐代文人的作品,每首均为单调二十八字,共八首。
  • 这首诗创作于后蜀赵崇祚编的《花间集》中。
  1. 原文
  • 嫩草如烟,石榴花发海南天。
  • 日暮江亭春影渌,鸳鸯浴,水远山长看不足。
  • 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
  • 水上游上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
  • 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 洞口谁家,木兰船系木兰花。
  • 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
  1. 注释
  • “嫩草如烟”中的“嫩草”指的是初春时节的草地,而“如烟”则是形容其细腻柔软。
  • “石榴花发海南天”中的“榴”指的是石榴花,“花发”则是指花朵盛开。
  • “日暮江亭春影渌,鸳鸯浴”中的“渌”是指清澈的水色。
  • “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中的“画舸”指的是有彩绘的船只,“停桡”是指船只停泊在岸边。
  • “水上游上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中的“沙上”可能是指沙滩上的女子。
  •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中的“岸远”指的是距离较远的岸边。
  • “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中的“孔雀”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其尾羽金翠灿烂。
  • “洞口谁家,木兰船系木兰花”中的“木兰”是一种树木,其果实可以用来制作小船。
  • “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中的“红袖”指的是穿着红色袖子的女子。
  • “藤仗枝头芦酒滴,铺葵席,豆蔻花间趖晚日”中的“藤仗”是一种手杖。
  • “翡翠,白蘋香里小沙汀”中的“翡翠”是古代的一种美丽宝石。
  • “岛上阴阴秋雨色,芦花扑,数只渔船何处宿”中的“岛”指岛屿。
  1. 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中提到了嫩草、石榴花、夕阳等自然元素,以及鸳鸯、画舸、槿花等人工景观。
  • 诗人通过描绘江南地区的风光,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从江边的夕阳到沙滩上的美丽女子,再到远处的渔船和竹林,都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毛奇龄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目睹了江南地区的繁荣景象。
  • 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1. 文化意义
  • 《南乡子 其三》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个时代的写照。它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让人们能够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
  • 诗歌中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南乡子 其三》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