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琵琶老妓

玉容憔悴减风流,犹抱琵琶半掩羞。
莫向湓城寻旧迹,荻花枫叶不胜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琵琶老妓》是一首明代诗人陈颢创作的七言绝句。以下是对其内容、背景及其在文学上的地位和影响的详细解释:

  1. 作品原文与注释
  • 原文展示:《赠琵琶老妓》的原文如下:“玉容憔悴减风流,犹抱琵琶半掩羞。莫向湓城寻旧迹,荻花枫叶不胜愁。”
  • 注释解析:这首诗中“玉容憔悴”形容女子容颜消瘦,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犹抱琵琶半掩羞”描绘了一位依然保持音乐才华的琵琶女,她羞涩地遮掩着自己的琵琶;“莫向湓城寻旧迹”意味着不要再去寻找那些已经消逝的记忆或故事;最后,“荻花枫叶不胜愁”表达了诗人对这位琵琶女深深的同情与不舍。
  1. 写作背景
  • 历史背景:虽然《赠琵琶老妓》的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可以推测它是在明朝某个时期完成的,那时社会风气开放,文人雅集多有涉及歌妓的话题。
  • 作者信息:陈颢,一名宁波人,可能是一位生活在明代的文人,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艺术女性的态度与审美。
  1. 文学地位
  • 艺术特色: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其意境悠远,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影响评价:尽管这首作品没有广泛的流传,但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明代诗歌的风格,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1. 文化意义与社会反响
  • 社会反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对艺术女性的关注和同情反映了文人阶层对于美的追求以及对于传统道德的反思。
  • 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那个时代文化氛围的一种反映。它在传递古代文人情感的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某种审美趣味和文化态度。

通过对《赠琵琶老妓》的介绍,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及文化价值,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人对于美的追求以及对艺术女性的同情与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