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风尘客,何因散旅愁。
江城逢旧侣,淮海伴清游。
交谊驱今古,行踪任去留。
浮生那足问,天地一虚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漂泊风尘客,何因散旅愁。
江城逢旧侣,淮海伴清游。
交谊驱今古,行踪任去留。
浮生那足问,天地一虚舟。
《道遇郑思成民部遂与联舟入淮》是明代文学家高启的一篇游记。高启(1336-1374年),字季迪,号青丘子、凤凰台主人,江苏吴县(今属江苏)人,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被誉为“吴中四杰”之一。《道遇郑思成民部遂与联舟入淮》便是其中一首描写江南水乡景色和人生际遇的佳作。
全文如下:
江上好山山好处,雨晴烟晚看不足。
白鸥飞处树阴齐,红蓼花繁秋水碧。
君行已过黄陵庙,我船欲发清淮浦。
道逢郑思成民部,遂与联舟入淮去。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美景及游人的心境,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以及作者对友情的重视。通过对比江上山景之美,展现了大自然的壮阔与美丽,同时也暗喻人生的短暂与易逝。诗中还体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过往朋友的怀念之情。
高启以其清新脱俗的文风,将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巧妙结合,使得《道遇郑思成民部遂与联舟入淮》成为了流传百世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