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中丞孙公德成

彭蠡腥风六月寒,孤臣无地挽狂澜。
气吞僭窃词应激,身系纲常死亦安。
必反禄山曾有疏,无庸叔段孰为端。
凄凉广润门前路,老稚吞声血未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中丞孙公德成》是明代诗人陈洪谟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写明朝中丞孙公德成的事迹来表达诗人的感慨和哀思。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陈洪谟,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语言简练。
  2. 作品原文
    彭蠡腥风六月寒,孤臣无地挽狂澜。
    气吞僭窃词应激,身系纲常死亦安。
    必反禄山曾有疏,无言叔段孰为端。
    凄凉广润门前路,老泪纵横哭未干。
  3.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作者对中丞孙公德成的深深怀念与敬仰。孙公在历史上以忠诚和智慧著称,其事迹成为后代学者和文人的楷模。诗歌通过对孙公生前事迹的回顾,展现了其一生的辉煌与悲剧,同时寄托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对逝去英烈的哀悼之思。

《哭中丞孙公德成》不仅以其深沉的情感打动读者,更因其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文化价值的传播而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