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共宽闲地,侬薰自在香。
折来何所寄,只是寄辽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久共宽闲地,侬薰自在香。
折来何所寄,只是寄辽阳。
《梅下杂诗二首·其二》是明代文学家陈献章的作品。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人,世称白沙先生。他早年师从吴与弼,学程朱理学,但多次入京会试未中,遂闭门读书,“遂筑一台,名日阳春,日静坐其中,足不出阈外者数年”。陈献章的著述编为《白沙子全集》,有“白沙学案”记载于《明史》和《明儒学案》。
诗歌原文:
久共宽闲地,侬薰自在香。
折来何所寄,只是寄辽阳。
诗歌赏析:《梅下杂诗二首·其二》以其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内心的平和与超脱。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陈献章生活在明朝中期,其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达到了一个高峰。然而,他也面临着个人精神世界的孤独与困惑,这种情绪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体现。
文学价值:作为陈献章的作品,《梅下杂诗二首·其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梅下杂诗》系列作品整体上体现了作者崇尚自然、追求内在修养的人生理念。
《梅下杂诗二首·其二》不仅展现了陈献章的个人风格,而且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对于研究明代文化和文学发展的人来说,了解这首作品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