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共宽闲地,侬薰自在香。
折来何所寄,只是寄辽阳。
《梅下杂诗其二》赏析
在明代陈献章的《梅下杂诗二首》中,“久共宽闲地,侬薰自在香。折来何所寄,只是寄辽阳。”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笔法和深沉内敛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场景。
诗中的“久共宽闲地”描绘出一种与世隔绝、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仿佛作者在这片宽广宁静之地,享受着自在的薰香。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的理念,也反映了其对世俗纷扰的超然。
“侬薰自在香”则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里的“侬”是自称,表达了一种自我认同和自我安慰的情感。而“自在香”则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暗示了即使身处纷扰之中,也能保持自我,散发出独特的香气。
最后一句“折来何所寄,只是寄辽阳。”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寄托。辽阳,即辽宁的省会城市,在这里,作者将自己的生活寄托于辽远的地方,象征着一种对遥远家乡或理想之地的向往。这既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也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和对自然和谐之美的颂扬。陈献章通过这样的艺术表现,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哲学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
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与志趣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映。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物质极其丰富的现代社会,人们仍然需要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心灵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