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凭曲栏西,暮凭曲栏东。
栏里梅花好,看花了病翁。

《梅下杂诗 其一》是明代著名学者陈献章的作品,通过描绘诗人在梅花下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命状态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诗句解析
  • “朝凭曲栏西,暮凭曲栏东。”:这两句通过“朝”与“暮”的时间对比,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依恋。
  • “栏里梅花好,看花了病翁。”: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欣赏梅花而感到愉悦的心情,同时“病翁”一词也暗示了诗人因喜爱梅花而身体好转的情况。这里的“看花”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赏心悦目,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治愈。
  1. 译文对照
  • 清晨,诗人站在栏杆的西边,傍晚则站在栏杆的东边。
  • 栏杆里的梅花开得非常好,这让我看得如痴如醉,仿佛病魔都被驱散了。
  1. 关键词注释
  • “病翁”:在这里,”病翁”不仅是字面上指生病的人,更多的是比喻诗人因为长期的精神压力而导致的身体不适,通过观赏梅花得到了缓解和疗愈。
  • “栏里梅花好,看花了病翁。”:这句诗中的“栏里梅花好”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在观赏美景时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看花了病翁”则揭示了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了身心的放松与康复。
  1. 赏析提炼
  • 陈献章的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述,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哲理。

陈献章的《梅下杂诗 其一》不仅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个人情感的变化。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美与人生感悟的深刻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