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钓龙台

烟村带晚景,落日驻征桡。
夜色海中月,秋声江上潮。
鱼灯连水岸,霜月映枫桥。
明发频回首,乡山别望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泊钓龙台》是元代诗人萨都剌的作品,而不是清朝陈煇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萨都剌:萨都剌,字天锡,别号直斋,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元代著名诗人,出身于显赫的家族。萨都剌的祖父因功勋被朝廷留镇云代,因此他的家族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萨都剌年少时登第,曾历任多种官职,包括燕南经历、御史等职,后因弹劾权贵而左迁镇江录事。
  1. 诗歌原文
  • 双崖屹立几千仞,下有一叶之孤舟。繁星乱垂光晔晔,长藤古木风飕飕。荒祠幽黑山鬼集,怪石如人水边立。锦峰绣岭云气深,万壑千岩露华滴。
  • 山僧对话(一作语)夜未央,不知风露满衣裳。唤船振锡渡江去,林黑无由归上方。高寒宇宙无人语,乱石滩声溅(一作洒)飞雨。欲从严子借羊裘,坐待船头山月吐。
  1. 作品鉴赏
  •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钓鱼台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面。诗中的“双崖屹立几千仞”和“繁星乱垂光晔晔”形象地描绘了高山与夜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又神秘的感觉。
  • 诗中的“长藤古木风飕飕”和“怪石如人水边立”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感悟和赞美。这些自然元素不仅仅是静态的描述,它们也似乎在讲述着某种故事或隐喻,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深度。

《夜泊钓龙台》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画意的元代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是元代诗歌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