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煇
【注释】 带:笼罩。征桡:船桨。鱼灯:渔船上的灯火。枫桥:即寒山寺的钟声,因寺旁枫树而得名。 【赏析】 《夜泊钓龙台》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诗。此诗写诗人夜泊渔村时所见景色和感受。首二句写景,三、四句写物,五、六句写人,最后两句抒情。全诗意境清新,语言浅白,风格朴素。 【译文】 傍晚时分,烟蒙蒙的小村庄被夕阳染得一片金红。晚霞映红了天边,也映红了江上波光粼粼的水面。渔船上点亮了一盏盏灯火
【注释】 重九:指重阳节。邻霄台:《太平寰宇记》载,唐开元中,因重云气而筑此台。 西风吹:秋风。眺:远望。最高台:登临高处。云物:云雾和景物。苍苍:苍莽的样子。入望来:飘入眼帘。 秋兴:秋天的感想。黄叶:指秋天的落叶。 岩前落木:山岩上的落木声。蝉声急:指蝉声急促。 天际澄江:天边清澈的江流。雁影回:大雁飞过留下的踪迹。 归去:回去的时候。若:假如,如若。迎:迎接。重九日:即重阳节。陶杯
【解析】 题上清方壶山水:这是一首七绝诗,写诗人游历名山胜水时所见到的美景。 曾过蓬岛访茅君,路入中峰紫翠分。——蓬岛、茅君,都是仙境,指庐山。紫翠分,是说云雾缭绕,山峰苍翠。 琪树寒生双涧石,石门秋卧半潭云。——这是写庐山的秀色。双涧石,是指双涧边的奇峰怪石。半潭云,指瀑布飞泻而下的水气弥漫如云。 卷帘山色当窗见,拂轸溪声入坐闻。——山色当窗,是说山色在窗外映现;拂轸溪声
【注释】 1. 薄晚:傍晚。 2. 忆君:思念你。 3. 江上山:指江南的青山。 4. 碧云红树远:形容青山在暮色中显得遥远而朦胧。 5. 黄叶白鸥闲:描写黄澄澄的树叶和白色的鸥鸟悠闲自得的景象。 6. 岩瀑:瀑布。 7. 渔舟钓月还:渔人在夜晚打鱼,月光下捕鱼回来。 8. 清晖:明媚的阳光。 9. 雅趣:高雅的情趣。 10. 石磴(dèng):台阶或石阶。 【赏析】 此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诗句释义】 1. 秋深寥落旧交疏:秋天已深,朋友间的感情变得疏远。 2. 况复思君万里馀:何况你又在万里之外的远方思念着我? 3. 粤国山河违故邑:我所在的岭南地区和你的故乡相隔遥远,无法相见。 4. 吴门烟月怨离居:我在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看着窗外的烟雨和明月,心中充满了对你的思念之情。 5. 数声落木啼猿后:在听到几声猿猴的啼叫之后,我才意识到秋天已经来临了。 6. 几处疏砧过雁初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古灵旧隐 昔贤读书处,今子隐兹山。 闭户心恒寂,看云意自闲。 衣冠尘世外,尊俎石林间。 向晚樵歌起,相随落日还。 译文: 曾经是圣贤们隐居的地方,如今你隐居在此座山。 闭门静坐内心常安宁,看着白云自在地悠闲。 衣冠在尘世之外,尊酒在石林之中。 傍晚时樵夫唱起歌来,我们随着落日回到住处。 注释: - 昔贤读书处:古代圣贤曾经居住和学习的地方。 - 今子隐兹山
【诗句释义】 1. 自牧小亭:自己经营的小亭。 2. 草阁西风下:在小亭的西边,草屋之下。 3. 幽人独考槃:幽静的人独自坐在井边。 4. 涧声和雨听:山泉的流水声和雨水的声音。 5. 山色卷帘看:山景被卷起的窗帘映衬得更加清晰。 6. 好鸟吟花坞:好鸟在花丛中鸣叫。 7. 闲云覆药栏:悠闲的云彩覆盖在药栏之上。 8. 孤琴如有约:孤独的琴声似乎约定了要演奏。 9. 萝径候鸣弹
寒夜留宿故人隐处 高斋期夜宿,萝径独携琴。 尊酒成幽酌,孤灯照短吟。 竹泉分小涧,霜叶响空林。 且尽山中醉,谁论物外心。 注释: 1. 寒夜留宿故人隐处:在寒冷的夜晚,我在这里留宿,与故人的隐居之地为邻。 2. 高斋期夜宿:我计划在这个宁静的夜晚留宿。 3. 萝径独携琴:我独自沿着弯曲的小径携带着琴前往。 4. 尊酒成幽酌:我用美酒来调制一种幽雅的饮宴。 5. 孤灯照短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默写与赏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题考查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属于需要学生正确书写的名句,也是考核理解能力的重要题目,分值较高,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背诵,还要理解和默写和赏析,注意分类归纳。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及成语的意思。 第1小题:绿筠轩——指作者居住的房屋,绿筠为竹子的别称; 第2小题
【注释】屴峰:山名。性上人:姓徐名灵运,字慧理,南朝宋时诗人,曾任南康郡守。虎溪:地名。在今江西省德兴县东北。 译文: 听说你到山上听法,我就来到山中寺观拜访你;我们遇到僧人,就住进寺院的石楼上。风声水声都充满了寺院里,花竹之间,坐久了感到格外幽静。到了晚上,别涧传来钟声,空潭边上树影摇曳秋色更浓。月亮升起了,在东林寺前,我送你到虎溪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相送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