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煇
【译文】 清晨曙光蒙蒙笼罩着远处的树林,半空里鸟飞的小路悬挂在危峻的山岑。 云气从石洞升腾,天空重阴合拢,雨过之后峰峦积翠深秀。 我揽辔观赏风物询访不同的风俗,看山抚景动起新吟。 笑指回程的路,一道清风洒在我的素衣襟上。 【注释】 永乐甲辰:明永乐二年(1404)。 岳阳:古县名,今属湖南省。方豸史佺:方猷(1367—1429),字子充,一字子猷,号豸史。明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最后点出该诗的情感基调,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遇乡人 臈月都城雪作花,相逢况复在天涯。云山自是增离恨,风物那堪近岁华。远渚断烟迷晓雁,长林落日集昏鸦。坐来笑问乡园事,喜道平安似到家。注释:臈(wù)——古语词,同“雾”。都城——指京城长安。作花——开花。相逢——分别后偶然相遇
淡云流月下空阶,此夕相随宿郡斋。 疏竹高梧连夜榻,寒泉落木对秋崖。 孤琴不用弹新曲,尊酒还同写旧怀。 良会应须频潦到,谁言萍梗各天涯。 注释: - 淡云流月下空阶:淡淡的云雾缭绕着月光,在空荡的台阶上飘荡。 - 此夕相随宿郡斋:今夜与你相伴,一同住在郡斋中。 - 疏竹高梧连夜榻:稀疏的竹子和高大的梧桐树,一夜成为我的床铺。 - 寒泉落木对秋崖:冷冽的泉水和凋零的树木面对着秋天的山崖。 -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与同僚一起重游平远台时所作的。全诗以“陪严都运重游平远台”为题,描绘了诗人重游故地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首句“肩舆同上石林间”,描述的是诗人与同行者一同登上山间的道路,乘坐着轿子(肩舆)一同前行的情景。这句诗通过“肩舆”这个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同僚们一同攀登山路,共同欣赏美景的喜悦心情。 次句“又得追陪到竹关”
【注释】 1.飘飘飞雪响檐楹:飘飞的雪花落在屋檐、门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2.卧听书堂欲二更:躺在床上听书房里传来的读书声,仿佛是二更天的声音。 3.映月未分窗外影:月光透过窗户照在院子里,但因为飘飞的雪花,所以分辨不清影子的形状。 4.因风先送竹边声:风从竹林中吹过,带来了竹子发出的声响。 5.乍凝霜叶依林下:突然感觉到霜叶在树林下凝结,像是被冻住了一样。 6.恍讶寒松绕涧鸣
【注释】 荏平:地名,今河北省的荏平县。简邵宪使:唐宪宗时的名臣、诗人简文帝萧纲(即简邵)任使至荏平时所赋的诗歌。党佥宪:唐代官员党项人党钦为佥宪。 【赏析】 这首诗是宪宗元和年间,名臣兼诗人简文帝萧纲任使出使荏平时所作。诗中抒发了他在异地怀古之情,表达了他怀念故国、思念亲人的深情。 首句“荏平云是古名封”,点明了地点,也表明了时间,说明此时正值秋季,秋风飒爽。第二句“地控高唐势独雄”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岳阳楼的赞美之情。下面是每句的释义和赏析: 危楼高架岳阳城(注释:岳阳楼是一座高楼,高耸入云,位于岳阳古城之上。) 舣棹闲登豁远情(注释:停下船只,悠闲地登上高楼,开阔视野,抒发豪情壮志。) 春雨波涛来几席(注释:春天的细雨像波浪一样拍打窗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夜寒星斗挂檐楹(注释:夜深人静,星光闪烁,挂在屋檐和横梁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注释】 翰林侍讲:唐玄宗时,以文学为翰林待诏。 林环远:林环是作者的字。 玉堂:翰林院别称。 遥寄:远远地寄去。 南天一写书:在南天上给远方的人写信。 自是多情怜久别:既然我如此多情,那么我自然怜惜你久别的愁思。 应题飞翰慰闲居:应当用飞鸿传书来安慰你的闲居生活。 雨中秋草迷山馆,天上春云覆石渠:秋日下雨,山上馆舍里的草被雨水打得模糊了。天上春云飘过,覆盖了石渠上的道路。 不有故人频顾问
【注释】 云寺晨钟:寺院在白云中,晨钟敲来时,林间树叶被摇动。 古寺,即古老寺院。白云,形容寺院高耸入云。 疏,稀疏。 晨钟,指寺庙的钟声,清晨时分敲响。 数杵,古代一种打击乐器,用槌击奏。 敲落,敲击而落下。 山月,指月亮。 【赏析】 《云寺晨钟》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寺院晨钟的图景,展现了寺院晨钟的独特韵味和深远影响。 首句“古寺白云中”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对诗歌进行细致分析,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偶题”即偶然题咏之意。这是一首闲适诗。首句“散帙看书对碧山”,意思是放下书卷,对着青山静心读书,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浮云流水与心闲”一句中“浮云”“流水”是自然物象,“心闲”是人的心态,这三者组合成一幅意境高远、恬淡清寂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