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湖百丈锁蛟宫,向夕飘飞广莫风。
云里匡庐看出没,天边日月挂西东。
三江水涨银河接,万里湖回铁瓮通。
此地一经龙战后,千年人识帝图雄。
渡彭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彭蠡》是明代袁懋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描绘了鄱湖百丈锁蛟宫的景象,通过向夕飘飞广莫风、云里匡庐看出没、天边日月挂西东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江南水乡画卷。同时,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衰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诗歌中“鄱湖百丈锁蛟宫,向夕飘飞广莫风”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湖水广阔无垠、气象万千的画面。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国家疆域辽阔,政权稳固的特点。接着,“云里匡庐看出没,天边日月挂西东”一句,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历史变迁的感慨。最后两句“三江水涨银河接,万里湖回铁瓮通。此地一经龙战后,千年人识帝图雄”,则通过对鄱湖周边河流、湖泊的描绘,展现了国家历经战乱后重归统一、国力强盛的景象。同时,这也象征着国家的辉煌与荣耀。
《渡彭蠡》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诗歌,也是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和表达。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博大的胸怀,是明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