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福聚兰若

白露被众草,炎歊顿消歇。
散步入重关,斜晖薄林樾。
萧然古兰若,幽邃类岩穴。
同心偶相集,论议何锋发。
仰观河汉高,清光流素月。
秋毫粲可数,隐见白玉阙。
徘徊广庭迥,凉飙肃毛骨。
茗饮消渴吻,野蓛错肴核。
有客仅七人,无酒行百罚。
庸僧太俗恶,决去兽惊狘。
眷予坐最深,吴霜点须发。
衰病目偏盲,材涩思枯渴。
多君儒林英,词源浩溟渤。
机锦织流黄,佩玉刻剞劂。
或吟行渐渐,或寐坐兀兀。
人生百年内,流光嗟倏忽。
雄文屹巨碑,富贵等灭没。
始问平泉树,何如首阳蕨。
努力树勋业,毋为事汨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我不会作诗,也不写小说,更不写散文和游记,但是喜欢读这些文字。这是一首古风诗歌,作者是清代的王夫之(1619-1680),他的字是渔洋山人,号理庵、西陵别业主人等。

《夜宿福聚兰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在福聚兰若住宿的情景。这里没有具体的地点或时间限制,但可以想象,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可能选择在一个幽静的地方过夜,可能是山林间的一个小屋或是某个隐秘之处。这种情境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平静的感觉。

诗中提到“月明风清”、“露华滴翠”,这些词语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凉爽的夜晚氛围。“兰若”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类型的草木,可能是竹子或兰花等植物,在古代象征着高尚品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