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吾庐兮山麓,濯吾足兮泉央。
邈斯人兮何为,随吾道兮行藏。
知圣人兮在上,慕洗耳兮虞唐。
泉有鱼兮活活,山有木兮苍苍。
慨箕颍兮不见,聊自适兮徜徉。
如有我兮梦卜,胡斯世兮敢忘。
泉山为新安吴以魁作
介绍
泉水山为新安吴以魁作”是一首七言律诗,出自《全唐诗》中的《题泉山寺》。这首诗描绘了泉山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寺庙的风貌。以下是关于该诗歌的详细介绍:
一、诗歌背景
作者生平:吴以魁(生卒年不详),字元济,号石渠居士,浙江宁波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与祝允明、唐寅并称为“江南三绝”。他出身于官宦家庭,但仕途不顺,晚年归隐家乡,过着淡泊名利的文人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吴以魁隐居泉山期间,可能是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的结合。
二、诗歌原文
首句:“泉水山中月照空。”这一句描绘了泉山寺周围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泉水在月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清澈。
次句:“松风竹影共清幽。”这一句进一步描述了泉山寺的自然景观,风过松林,竹影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第三句:“古刹钟声入云楼。”这一句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宏伟,钟声响彻云霄,回荡在空旷的环境中。
第四句:“僧房灯火映窗红。”这句描绘了寺庙内僧人的生活场景,窗外的灯光闪烁,映照在红窗上,增添了一份温馨与安宁。
尾句:“我欲乘兴访山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游览泉山寺的愿望,他渴望与隐居山中的友人相会,共度一段宁静的时光。
三、诗歌鉴赏
意境之美:整首诗通过对泉水、松风、竹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宁静、清新、幽远的自然环境。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情感之深: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更通过这些景观表达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具哲理性,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艺术之妙: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自然景物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语言精炼,读来流畅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泉山寺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对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