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学生冠带还蜀 其二

孔孟行藏只此心,病来今日且山林。
先生若问终身计,作养君恩正海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太学生冠带还蜀·其二》是明代诗人庄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不仅体现了庄昶对孔孟思想的尊崇,也展示了他对个人命运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庄昶: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或孔抃,号木斋或活水翁,晚号定山先生。作为明代的一位官员和学者,庄昶的生平和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于诗歌,还包括了对于儒学经典的研究,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素养。
  1. 诗词原文
  • 原文:孔孟行藏只此心,病来今日且山林。先生若问终身计,作养君恩正海深。
  1. 诗词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崇敬,通过“孔孟行藏只此心”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自己坚守儒学思想的决心和信念。
  • 哲理探讨:诗中的“病来今日且山林”暗示了作者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处世哲学,认为在疾病和困苦中应选择退隐自然,回归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 责任意识:“先生若问终身计”表明了作者对于个人责任和社会职责的深刻认识,他认为自己应当致力于培养国家人才,报答君主的厚恩。

《送太学生冠带还蜀·其二》不仅是庄昶个人文学创作中的佳篇,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对生活、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