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无计驻流光,但逞平生意气狂。
柱杖探梅山店月,提壶贳酒野桥霜。
情同失马归何喜,智笑求鱼得亦常。
一任凋年兼杀节,岁余且自祭诗章。
冬兴和友人四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兴和友人四首·其二》是明朝诗人秦德滋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析:
诗歌原文:晚来无计驻流光,但逞平生意气狂。柱杖探梅山店月,提壶贳酒野桥霜。情同失马归何喜,智笑求鱼得亦常。
诗歌译文:随着夜幕降临,无法留住逝去的时光,只能任性地抒发自己的激情。我手持拐杖在山中探索梅花,在野桥上品尝着寒霜中的美酒。尽管与朋友一同经历失败,却因为智慧而感到高兴。像鱼儿被钓起一样,虽失去自由却能收获知识的智慧。
诗歌背景:此诗出自明·秦德滋之手,属于《冬兴和友人四首》。这组诗共四首,每首都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生活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秦德滋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他的文学风格和生活哲学。
诗歌赏析:在《冬兴和友人四首·其二》中,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柱杖探梅山店月,提壶贳酒野桥霜”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通过对月亮、霜和酒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喧嚣、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创作手法:秦德滋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富有画面感和感染力。例如,“柱杖探梅山店月”,将拄杖探梅的景象比作在山店月下的场景,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表现了诗人的悠闲自在。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生活哲理。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感激。同时,诗人通过对失马和求鱼的比喻,传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这种艺术特色使得《冬兴和友人四首·其二》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
《冬兴和友人四首·其二》是秦德滋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篇,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