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对雨拨闷

幽意忽不惬,萧条生远愁。
闲听竹林雨,恍对潇湘秋。
白日不可暮,苍波无尽流。
凭栏一长啸,吾道付沧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对雨拨闷”是明朝诗人郑廷鹄的一首作品,名为《拨闷》。这首诗通过描绘小楼对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求解脱和心灵慰藉的愿望。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文学作品:

  1. 诗人简介:郑廷鹄,明朝时期的文学家、画家。他的诗作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语言优美而不失豪放,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他的画作则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宁静,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深刻体会。

  2. 诗作原文:《拨闷》这首诗的原文如下:“冰姿只合对蟾光,懒向繁华竞斗妆。开向百花头上早,春风不改旧时香。”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小楼在雨中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对比春雨带来的清新与繁华世界的喧嚣,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找内心宁静的情感。

  3. 艺术风格:“对雨拨闷”展现了郑廷鹄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文人骚客的才情逸韵,又不乏江湖隐士的超然物外。其诗作往往能够触及人心深处的感情,引发共鸣。

  4. 赏析解读:通过对“对雨拨闷”的深入赏析,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郑廷鹄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够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宇宙的独到见解。他的诗作不仅仅是文字的艺术表现,更是哲学思考和心灵探索的载体。

  5. 文化影响:《拨闷》作为郑廷鹄的代表作品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学者在阅读了他的诗作后都受到了启发,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小楼对雨拨闷”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艺术手法以及独特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反映了作者郑廷鹄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