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薛西原

背郭茅斋僻,沿堤竹径斜。
杖藜逢野客,酌酒共山家。
暖日薰芳草,寒流漾浅沙。
江村二三月,岁岁足莺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薛西原》是明代诗人夏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次薛西原》,由明代诗人夏言创作,夏言字公谨,号桂洲,是广信府贵溪人。他的仕途颇为波折,曾因政治斗争而多次被罢黜,但他在文学上也有建树,其作品如《赐闲堂稿》、《桂洲集》等流传后世。
  2. 诗歌原文:《次薛西原》全文如下:
    背郭茅斋僻,
    沿堤竹径斜。
    杖藜逢野客,
    酌酒共山家。
    暖日薰芳草,寒流漾浅沙。
    江村二三月,岁岁足莺花。
  3. 主题内容: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首二句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环境和简朴的居住条件。随后四句则展现了诗人与乡间友人相聚饮酒的愉悦场景,最后两句则是对春天美景的描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4. 艺术特色:夏言在《次薛西原》中运用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诗中的“杖藜”、“竹径”、“野客”、“山家”等细节,都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整首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5. 历史背景: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人墨客的作品往往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和社会的变迁。夏言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其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才情和修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6. 文化价值:夏言的《次薛西原》不仅是其个人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研究明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文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状态,从而更好地把握那个时代的历史脉络和文化风貌。

《次薛西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喜欢诗歌的朋友来说,夏言的《次薛西原》无疑是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也能够启发人们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入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