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铁桥都宪梦余过郭西韵

千仞峨峨览德辉,地分闽粤重相违。
故知水断无鱼到,却望秋高有雁归。
调绝几容寻杜句,菊香还拟著陶衣。
龙山薄与青云近,竹杖人扶力尚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铁桥都宪梦余过郭西韵》是林俊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人背景:林俊,字待用,号见素、云庄,莆田人,于成化十四年(1478年)中进士,历任云南按察副使、南京右佥都御史等职。林俊的仕途可谓波折,曾因上疏请斩僧继晓并治中贵梁芳罪而触怒皇帝,后被贬为姚州判官。然而,林俊最终官至刑部尚书,有《见素文集》、《西征集》等作品传世。

  2. 诗歌原文
    千仞峨峨览德辉,地分闽粤重相违。
    故知水断无鱼到,却望秋高有鴈归。
    调绝几容寻杜句,菊香还拟著陶衣。
    龙山薄与青云近,竹杖人扶力尚微。

  3.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和铁桥都宪梦余过郭西韵》以自然之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画卷,通过对比不同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独特理解。
  • 情感丰富:诗中既有对闽粤两地山川的描写,又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既有对秋高的感慨,又有对鴈归的期待,情感层次丰富,引人深思。
  •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对比、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反映了林俊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功底。

《和铁桥都宪梦余过郭西韵》不仅是林俊个人生活和仕途经历的写照,更是其艺术才华和思想境界的集中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也能够深入了解林俊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