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九

东风吹扁舟,日暮率西浒。
平生学操舟,未识修途苦。
齐鲁冬春交,河源方仰雨。
千里飞尘沙,经旬饮斥卤。
白鸥落遥湍,忧来时自数。
何当狎禽鱼,去作湖山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出师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公元763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当时作者正在夔州,他看到朝廷征兵的榜文,遂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原文如下:
忆昔洛阳董二西,
为余浩荡泛中流。
舟中阅书群书好,
淇水玄黄一纸秋。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
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
因次其韵。
其九

这首诗以“念”字为线索,抒发了自己从洛阳到夔州一路上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自己从洛阳出发时的心情,颔联回忆当年在洛阳读书时的愉快心情,颈联写自己现在在淮、泗地区航行时的所见所闻,尾联写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关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