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寻幽会,相逢复故人。
高秋净绮席,澹月散芳邻。
汝水春来兴,京华岁暮身。
登楼无限思,肯厌去来频。
和商寅长雨后韵
介绍
《和商寅长雨后韵》是明代诗人王尚綗创作的一首诗,全文如下:雨后寻幽会,相逢复故人。高秋净绮席,澹月散芳邻。汝水春来兴,京华岁暮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场雨后,与旧友重逢的情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时间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叹。
诗中的“雨后寻幽会”展现了诗人在一场春雨之后,为了寻找旧友而进行的一场幽雅聚会的场景。这种场景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追求。“登楼无限思”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聚会过程中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这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使得诗歌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内涵。
诗中通过“高秋净绮席,澹月散芳邻”等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秋天的夜晚,月光洒满大地,为宴会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浪漫的气息。绮席(华丽的酒席)和芳邻(美好的邻居),这两个词汇的使用,不仅展示了宴会的奢华和热闹,更突出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文化美的高度重视。
诗中的“汝水春来兴,京华岁暮身”两句则是对时间和人生的思考。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而岁月的流逝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通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时间观念的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更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这种对时间和生命的反思,使得诗歌具有了更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画面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诗中不仅有着对友情的真挚赞美,更有对自然之美的深情依恋。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和商寅长雨后韵》这首古诗的独特魅力,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和商寅长雨后韵》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歌,更是一次对生活、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探索。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