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二首 其一

朝登泰岳望蓬莱,晚带斜阳兴未回。
一路草香都是药,千林树老尽生苔。
浮云似水流将去,怪石如人立起来。
几度叮咛与童仆,等闲休上舍身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泰山二首 其一》是一首明末清初的诗歌,作者是王越。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自然风光和作者登山时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该作品的相关介绍:

  1. 诗歌原文
    朝登泰岳望蓬莱,晚带斜阳兴未回。一路草香都是药,千林树老尽生苔。浮云似水流将去,怪石如人立起来。几度叮咛与童仆,等閒休上舍身台。

  2. 诗歌解析

  • 自然景观:诗歌中“朝登泰岳望蓬莱”展现了泰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而“一路草香都是药”则形容山间植物的丰富和多样性。“千林树老尽生苔”则描绘了泰山树木苍老而苔藓覆盖的情景,体现了泰山历经沧桑的历史感。
  • 人文元素:“浮云似水流将去”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怪石如人立起来”则通过比喻增加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想象力。最后一句“等閒休上舍身台”,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名利淡薄,追求自然与超脱的心态。
  • 情感表达:整首诗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泰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 艺术手法
  • 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浮云似水流将去”中的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还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哲理性。此外,“怪石如人立起来”这一描述,更是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使得诗歌层次丰富,富有诗意。

《登泰山二首 其一》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泰山风景的诗作,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它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也是值得现代人反复品读和深思的艺术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