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宵声发,孤吟秋色来。
关城羽林骑,钟鼓柏梁台。
世事文章远,乡心战伐催。
长安李生在,犹可对衔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不寐宵声发,孤吟秋色来。
关城羽林骑,钟鼓柏梁台。
世事文章远,乡心战伐催。
长安李生在,犹可对衔杯。
。
《初秋夜坐有感示于鳞》是明代诗人张羽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明月照高楼,清风生竹林。
寒露滴空阶,萧瑟入衣襟。
独坐思往事,愁肠无断绝。
何时共醉眠?相望天涯远。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夜晚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首句“明月照高楼”点出夜色中的景象,接着以清风、寒露等自然元素进一步渲染氛围,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寂静的气氛。
中间部分通过描写落叶萧瑟入衣襟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初秋夜晚的寒冷和孤独感。末句“何时共醉眠?相望天涯远”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相聚时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