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癸未秋日(壬午)

树不堪秋,微霜后、黄斯落矣。
问谁与吟者,江潭憔悴。
尝谓诗书终有尽,亦知草木无他意。
守孤云、故辙老饥寒,吾生事。
南山豆,犹能治。
东篱菊,毋忘醉。
叹玄之尚白,发今如是。
镜里一时啼面影,井中异代传心史。
闭衡门、却扫付馀年,文中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是清代词人王翃的作品,而非王夫之所作,且此词并非《红楼梦》中的一部分。该词描绘了秋日信陵君祠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词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下是对该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的作者是王翃,字席帽,号醉白道人,晚明清初人。这首词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王翃赴日本留学前一年,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2. 作品原文:树不堪秋,微霜后、黄斯落矣。问谁与吟者,江潭憔悴。尝谓诗书终有尽,亦知草木无他意。守孤云、故辙老饥寒,吾生事。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 客”字承上文“偶”字,表明诗人浪迹于此,落拓不遇,目睹信陵君祠,越发感念先贤已往了。 遥想当年的信陵君,风姿超妙,声名久远,难怪后代无数失意文人每当追怀这位先贤时,都充满向往之情。 而今自己亦落魄江湖,不仅再也遇不到信陵君这样礼贤下士的恩主。 信陵君的祠堂业已荒凉萧瑟,尤其叫人感到世事的衰败, 每况愈下,忍不住悲慨。 “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古代英雄悲剧命运的感慨之作,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身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无助。通过对信陵君祠的描写以及个人遭遇的抒情,王翃展示了其深邃的历史观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