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不堪秋,微霜后、黄斯落矣。
问谁与吟者,江潭憔悴。
尝谓诗书终有尽,亦知草木无他意。
守孤云、故辙老饥寒,吾生事。
南山豆,犹能治。
东篱菊,毋忘醉。
叹玄之尚白,发今如是。
镜里一时啼面影,井中异代传心史。
闭衡门、却扫付馀年,文中子。
满江红 癸未秋日(壬午)
树不堪秋,微霜后、黄斯落矣。
问谁与吟者,江潭憔悴。
尝谓诗书终有尽,亦知草木无他意。
守孤云、故辙老饥寒,吾生事。
南山豆,犹能治。
东篱菊,毋忘醉。
叹玄之尚白,发今如是。
镜里一时啼面影,井中异代传心史。
闭衡门、却扫付馀年,文中子。
注释:
- 树不堪秋:树木无法忍受秋天的到来。
- 微霜后、黄斯落矣:在微霜之后,树叶都变黄了落下了。
- 问谁与吟者:询问谁能与自己一同吟咏这首诗的人。
- 江潭憔悴:指自己如诗般憔悴,如同在江边或水潭中的鱼儿一样。
- 尝谓诗书终有尽:曾经认为诗歌和书籍终究是有穷尽的,即文学创作的局限性。
- 亦知草木无他意:也明白草木没有其它的恶意或目的。
- 守孤云、故辙老饥寒,吾生事:守着孤独的白云,回忆着过去的足迹,过着艰苦的生活。
- 南山豆,犹能治:南山上的豆子,还能用来治疗。
- 东篱菊,毋忘醉:东边的篱笆旁的菊花,不要忘记欣赏并沉醉其中。
- 叹玄之尚白,发今如是:感叹世事无常,头发如今已经如此地白了。
- 镜里一时啼面影:镜子里面,映出的是自己的容颜,仿佛在哭泣。
- 井中异代传心史:在井水中,能够看到异代人的心灵记录。
- 闭衡门、却扫付馀年,文中子:关上大门,放弃扫除,将时间交给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晚年心境之作。首句“树不堪秋”点出时令已入深秋,暗示诗人此时已是垂垂暮年,感慨人生易逝,时光荏苒。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终结的认识和对生命价值的反思。他认为,尽管诗歌和书籍都有其有限性,但草木无心则更显其自然本色,而人也应像草木一样,保持一颗平常心。
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生活的艰辛,守着孤独的白云,回忆着过去的足迹,过着艰苦的生活。这些诗句透露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南山豆,犹能治”,这里提到了南山上的豆子,暗示着生命的坚韧和希望。而“东篱菊,毋忘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
最后一句“闭衡门、却扫付馀年,文中子”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期望和寄托。他希望自己能够把握住余下的时光,不再被琐碎的事情所困扰,而是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和创作。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它不仅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也传达出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