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苍茫。
长天迥压高秋。
更澄江、平开晚色,一望练起中流。
远青青、连山如去,斜阳下、浪涌无休。
沙带人家,城临浦树,刚朝僧眼送浮沤。
仍浩叹、金陵王气,畴昔黯然收。
空剩有、芦花纤月,几个渔舟。
熟沉吟、心惊野客,抚景欲赋登楼。
感飘零、风吹落叶,新来甚、并不知愁。
戎马中原,烟波南国,百年残梦乞蜉蝣。
想今古、同归于尽,闲处且须偷。
浑忘却、此身单寄,北固峰头。
【注释】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因山上有北固亭而得名。
渺苍茫:形容山海辽阔,景色壮阔。
迥压高秋:远远高耸入天,压过秋天的清气。
澄江:清澈的江水,泛指长江。平开晚色,一望练起中流:江水在夕阳的照耀下,像一条洁白的绸带,在中流缓缓展开。
远青青、连山如去:远处连绵起伏的青山仿佛向远方移动。
斜阳:傍晚时太阳的余辉。下、浪涌无休:夕阳西下,波浪翻滚不已。
沙带人家,城临浦树,刚朝僧眼送浮沤(yú):沙滩上有人居住,城墙傍近着河堤,清晨时僧人看着河水中的水泡。
仍浩叹、金陵王气,畴昔黯然收:仍然为金陵(今南京)往日的辉煌气势感到惋惜。金陵是古都名,曾为六朝帝王之都。
芦花纤月:芦苇丛中,月光洒落,显得格外清冷皎洁。
几个渔舟:几只渔船。
熟沉吟:仔细品味,深思。心惊野客:心里惊骇,如同野外的游子。
风吹落叶:秋风扫落了树叶。新来甚、并不知愁:近来却似乎忘记了忧愁。
戎马中原,烟波南国,百年残梦乞蜉蝣:在兵荒马乱的中原之地,烟雾飘荡的南方国土,一百年的旧梦只能像蜉蝣一样短暂虚幻。
想今古、同归于尽,闲处且须偷:想到古今兴亡都是如此,那么在闲暇的时候也只好暂且偷安吧。
浑忘却、此身单寄,北固峰头:完全忘了自己孤独地寄居在北固峰上。
【赏析】
这首词以登高望远为题,抒发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怀。首二句写远景。“渺苍茫”,极写北固山高峻雄伟,气势雄浑,境界开阔。“长天迥压高秋”,则点出季节是深秋,而“高秋”又暗寓“金秋”。这两句写出了登高所见的壮观景象。接着写江景。“更澄江、平开晚色”,写长江水面宽阔,在夕阳下,映出了一片明亮的色彩。“一望练起中流”,写江水流动,如白练一般,十分形象生动地勾划出长江的壮丽景色。“远青青、连山如去”,写江对岸的青山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遥远而又亲切,好像随时都会消失。“斜阳下、浪涌无休”,写夕阳西下之时,江上的波浪翻腾不已,给人以动荡不安的感觉。“沙带人家,城临浦树,刚朝僧眼送浮沤(yú),”写岸边的沙滩上有人家居住,城边有河堤,清晨时僧人看着河水中的水泡。这几句把江山之美和人情之美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下面写自己观览后的感受。“仍浩叹、金陵王气,畴昔黯然收”,感叹金陵昔日的辉煌气势,如今已不复存在。“空剩有、芦花纤月,几个渔舟”,只留下芦花和明月,几只渔船。“熟沉吟、心惊野客,抚景欲赋登楼”,细细品味这风景,心中惊恐不已,仿佛置身于野外一样。最后两句“戎马中原,烟波南国,百年残梦乞蜉蝣”,感叹兵荒马乱的中原大地,烟雾笼罩着南方的国土,一百年的旧梦只能像蜉蝣一般短暂虚幻。“想今古、同归于尽,闲处且须偷”,想到古今兴亡都是如此,那么在闲暇的时候也只好暂且偷安吧。
这首词通过登山观景抒发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很有特色的咏史怀古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