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高。
金堂红烛初烧。
最怡情、新声一部,龟年贺老同邀。
调鸾凤、石弦清脆,振林木、猿臂飘萧。
细唱吴歈,低翻郢曲,小娥依约运居巢。
还怜取、太平吹彻,梁上细尘飘。
催羯鼓、群音中节,乐句频敲。
奏商风、吹蓬落叶,莫愁反把愁招。
消魂也、紫云寥亮,肠断矣、绛树妖娆。
才令人悲,又教人喜,雍门歌哭可怜宵。
丝兼肉、阮咸轻拨,声断转无聊。
推樽起、吾为楚舞,休弄檀槽。

【注释】

多丽:词牌名,又名“寿山》、《喜春宫》等。有双调、单调两体。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仄韵。单调五十三字,上下片各三仄韵。

园席:指园林中的宴会。

吴门:今江苏苏州一带,为古吴国的旧地。

龟年:唐代乐工贺怀智的号。

石弦:用石制的琴。

猿臂:指弹拨乐器。

细唱:轻快的唱曲声。

小娥:歌女名。

梁上细尘飘:形容歌声飘荡于空中如尘埃在空气中飘扬。

羯鼓:北方民族的一种击鼓,音节高亢激烈。

商风:古代乐曲之一。

绛树:指红艳的花朵,比喻歌声婉转悦耳。

雍门歌哭:指《雍门周》中的悲歌和哭泣之声。

丝兼肉:指弹奏琴瑟的技艺。

阮咸:古代的七弦琴名。

推樽起、吾为楚舞,休弄檀槽:意思是说,我端起酒杯,准备跳舞,不弹那些老调子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宴会上的歌舞音乐的作品。全词通过描绘宴会上的音乐演奏,抒发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上阕描写宴会中的音乐演奏。开头一句“多丽”,“多”是众多的意思,“丽”是美好的事物。“多”字在这里是虚写,实际上作者并没有到场,而是想象自己在宴会上听歌的场景。“暮云高”,指的是傍晚时分,天空中的云彩很高,暗示了宴会的气氛热烈而欢快。接着写宴会上演奏的音乐曲目:“金堂红烛初烧”,金堂是古代帝王的宫殿,红烛代表着喜庆和吉祥。“最怡情、新声一部,龟年贺老同邀”,这里的“新声一部”指的是宴会上演奏的各种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和谐的音响效果。“龟年”指的是贺怀智,贺怀智是唐代著名的音乐家,擅长琵琶和歌唱。“同邀”则表示贺怀智和其他乐工一起参与宴会的音乐演奏。接下来,词人描述了音乐表演的情景:“调鸾凤、石弦清脆,振林木、猿臂飘萧。”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弹奏琵琶的声音比作鸾凤展翅飞翔,将弹奏筝的声音比作树木摇曳,形象地描绘了音乐演奏的美妙场景。

下阕继续描绘宴会中的音乐演奏。词人首先描述了宴会上的歌手演唱:“细唱吴歈,低翻郢曲,小娥依约运居巢。”其中,“吴歈”和“郢曲”分别是古代歌曲的名称,“小娥”则是古代传说中的美女的名字。这几句歌词赞美了宴席上歌手们的歌声婉转动听,仿佛在高空中回荡,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接着,词人又描述了宴会中的舞蹈表演:“还怜取、太平吹彻,梁上细尘飘。”这里的“太平吹彻”是指宴会上的笙管乐器演奏,声音悠扬动听;“梁上细尘飘”则形容宴会上的歌舞表演如同飘在空中的尘埃一般,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最后,词人表达了自己对宴会结束的感伤:“催羯鼓、群音中节,乐句频敲。”这里的“羯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其声音激昂有力;“乐句频敲”则意味着宴会即将结束,乐师们纷纷敲打着手中的乐器,发出了欢快的旋律。

整首词通过对宴会上的音乐演奏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热闹非凡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