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东墙、寒烟老树苍茫。
向此中,锄花灌竹,区区贫也何伤。
书五车、有儿能读;
酒一石、卖赋堪偿。
策杖探梅,寻僧踏雪,水边林下恣徜徉。
纵博得神仙富贵,勘破也寻常。
争似做、诗家沈谢,词苑王杨。
叹年年、江河日下,何须潦倒风霜。
招不来、青门寄傲;
麾不去、白社埋狂。
鹤戴书归,鹿衔花卧,茶经丹术满缥囊。
臣本是、农家之子,所业在田桑。
任没齿、藜羹藿食,岂是膏粱?
多丽赠冒晋人
【注释】:
- 《多丽》是唐代宫廷乐曲之一。此词的上阕,描写了作者在贫苦中仍不放弃读书和卖赋为生的情景,下阕写其归隐山林,自得其乐的生活。
- 寒烟老树苍茫:寒风中的烟雾笼罩着枯老的树木,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
- 锄花灌竹:种花、种竹子,这是农事活动。区区贫也何伤:虽然生活贫困,但仍然不感到悲伤。
- 书五车:形容藏书很多。《史记·项羽本纪》:“书犹不及,安知学之广耶!五车书”。
- 酒一石:形容饮酒量大。有儿能读:儿子能够读书识字。
- 卖赋堪偿:卖文钱足以偿还债务。堪当,值得。
- 策杖探梅,寻僧踏雪,水边林下恣徜徉:拿着拐杖去探梅花,寻找僧人踏雪赏景,在水边树林中任意漫步。恣,随意。
- 纵博得神仙富贵,勘破也寻常:即使博得神仙般富贵,也是平凡的人生境遇。
- 争似做诗家沈谢,词苑王杨:不如成为诗人(沈约,谢灵运)或词人(王维,杨万里)那样的人,在诗词方面有所成就。
- 江河日下:比喻时势衰败,不可收拾。
- 青门:指代隐居之地。寄傲:寄傲于世。
- 白社:指代隐士。
- 鹤戴书归,鹿衔花卧:用“鹤”和“鹿”的典故来表现隐者的闲适生活;“书”指《茶经》。
- 丹术满缥囊:丹药充满袋子。
- 臣本是、农家之子,所业在田桑:我本来就是农家子弟,我所做的工作是在田间耕种。
- 藜羹藿食:藜(lí黎)草做的饭,藿(huò获)菜做的汤,粗劣的饭菜。岂是膏粱:哪里是为了享受富贵而活着呢。膏梁,指肥美的鱼肉。
赏析:
全词以“多丽”起兴,抒发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上片开头两句“傍东墙、寒烟老树苍茫”,通过描绘出一幅寒烟笼罩、枯树苍凉的画面,营造出了一个宁静而又凄凉的氛围。紧接着“向此中,锄花灌竹,区区贫也何伤”,表达了尽管生活贫困但依然不以为意的态度。这既展示了作者的豁达胸襟,又体现了他对于生活困境的坦然面对。“书五车、有儿能读;酒一石、卖赋堪偿”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学识渊博和勤劳致富的能力。然而,尽管如此,作者并未因此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纵博得神仙富贵,勘破也寻常。”这表现出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下片“争似做、诗家沈谢,词苑王杨”一句,通过对比诗人(沈约,谢灵运)和词人(王维,杨万里)的成就,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同时,“叹年年、江河日下,何须潦倒风霜”一句,则流露出了对时世沧桑的感慨和无奈。而“招不来、青门寄傲;麾不去、白社埋狂”两句,则揭示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
这首词既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又展现了他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文学艺术的执着热爱。这种矛盾而又统一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词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韵味。